作者:興化市大鄒農業服務中心水產站 萬金書
三分養,七分管,管理對水產養殖來說,尤為重要。要想養好一塘蟹,管好“三水”是關鍵。
前期的清塘消毒、種苗放養、種草投螺,都是基礎性的工作,關鍵是中期管理,由于炎熱高溫,會產生很多對河蟹生長不利的因素,所以中期水產養殖管理是重中之重,河蟹的健康生長離不開對水的管理。
一是水位。要按照“前淺、中深、后穩”的原則, 養殖中期的6-8月份水位控制在1.0-1.2米,加深水位有利于降低水溫,減少河蟹性早熟現象的發生。
二是水質。要長期保持水體的“肥、活、嫩、爽”,7-9月高溫季節每周換水1-2次,每次換水1/3。換水要先排除部分老水,再加注新水。換水時間通常在上午10-11時,待河水水溫與蟹池水溫基本接近時再進行,溫差不宜過大;生石灰每半月使用一次,每畝每米水深用量10公斤; 每20-30天施用一次光合細菌和em原露等生物活性劑調節水質。
三是水草。要想養好一塘蟹,先要種好塘草,大多數塘口都是以伊樂藻和苦種為主。伊樂藻在高溫季節根部易發黃發黑或死亡腐爛,嚴重影響水質,所以要用刈割的方法進行控制,割除上部基葉,促進下部橫向生長。7、8月份河蟹個體增大,食量增強,苦草是它的天然餌料,根基被夾斷,水面就會漂浮,所以要及時打撈出塘,避免水質惡化。
來源:大鄒農業服務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