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水果,進口的水果就要比國產的貴三到五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生活質量,而進口的水果看上去賣相是要好很多,所以進口水果的市場也越來越大。那么,該如何來辨別進口水果跟國產水果呢?是否如導購員所說“打上了‘usa’的代碼就是進口貨”呢?
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很多進口水果上都有一種神秘標簽代碼。不少店主宣傳時以“洋標簽”來顯示高端。經調查發現,其實標了洋標簽的水果不一定就是進口貨,有可能是商家自己打印貼上的。同樣的數字代碼4173既可代表智利咖喱果也可代表出自煙臺的咖喱果,價格卻相差了幾倍。
在長沙一生果緣、果之友等水果專賣店,進口水果都被放在最佳位置。多數進口水果上都貼著帶有數字的標簽,這些標簽為一個橢圓形,最上方用英文寫著產品名稱,中間標有一串神秘的數字代碼,數字下面是出產地的英文名稱。一名正在送貨的小伙子說,這些標簽在公司總部可以掃描顯示出它的生產地。“就連美國哪顆樹上生產的都能曉得”。這些標簽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業內行家介紹,正版的這種標簽代碼叫plu碼(pricelook-upcode),是由美國的生鮮產品運銷協會1990年為生鮮農產品開發的一套標準化編碼系統,通常由4位或5位數字組成。每個plu碼代表一特定品種、規格或等級及產區之組合。例如4133代表“蘋果,小富士種,小,西部產區”;4135意為“蘋果,小富士種,大,西部產區”。
“有plu標簽并不一定就是進口水果,因為不是官方強制的。是不是進口的還得看有沒有進出口檢驗檢疫證。”專家進一步解釋,進口的水果都會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每個經銷商都可以要求拿到證明,而這也是最直接的辨別辦法。
記者還從紅星市場一位水果經銷商處了解到,標簽可以買得到也可以請人打印,有些“漂亮”的國產水果,一給它貼上“洋標簽”,立馬就可以搖身變成進口貨,按高出原價好幾倍的價格出售。而在淘寶上來自東莞的賣家就出售進口水果標簽,0.01元一張。成交記錄顯示,該店鋪30天已經售出3000件。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