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禹城市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兩區同建”為抓手,圍繞“提質與增量同步,品質與效益并舉,政策與市場引領,科技與服務結合”的總體思路,真抓實干,加壓奮進,蔬菜產業亮點紛呈。全市春播蔬菜總面積達8.5萬畝,新增瓜菜面積1.8萬畝,新增食用菌5.5萬平方米,全市瓜菜菌總產達110萬噸,銷售收入13億元;新建頤豐現代蔬菜標準園、清香園無公害蔬菜種植園、四季收蔬菜標準園、鰲龍國際農業生態園、鑫利產業園、碧水瑤蔬菜園、興禹蔬菜基地等7個占地200畝以上的標準化蔬菜示范園區;各類蔬菜合作組織達400多個。
完善規劃,蔬菜基地蓬勃發展。按照德州市規劃的“三大板塊”、“六大區域”,著力抓好以市中辦、安仁鎮等7個鄉鎮為中心的“一地、兩園、三線、四方和多點”五個方面蔬菜產業布局,全力打造反季節番茄、西瓜、西芹、大蒜、蓋韭、食用菌6大特色產業。同時,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優化蔬菜發展布局,房寺鎮四季收蔬菜園,上半年又新流轉土地220畝,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45個,園區冬暖式蔬菜大棚已達192個,成為我市規模最大的設施蔬菜園區。
突出重點,園區建設如火如荼。依托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創建蔬菜標準化園區。頤豐現代蔬菜標準園投資520萬元,建設了36個高標準冬暖式大棚;鰲龍農業生態園建成7500平方米的連棟日光溫室和10個高標準日光溫室;清香園無公害蔬菜種植園區建成30個高標準食用菌棚;鑫利產業園投資300萬元,新建30個高標準蔬菜良種繁育拱棚,是我市首個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另外,碧水瑤蔬菜園、興禹蔬菜基地都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
優化服務,種植效益大幅提升。通過發放便民服務卡、印發明白紙、舉辦技術講座、進行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科技咨詢和技術培訓,舉辦培訓班達36期,受訓農民達1800多人次,印發資料4000余份;出臺春季蔬菜生產管理技術意見,積極推廣蟲害物理防治技術、土傳病害綜合防治技術以及主要病蟲害高效安全藥劑防治技術等適用技術;組織菜農赴壽光、青州參觀學習,堅定發展蔬菜產業的信心。
嚴把質量,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在全市大力推行標準化種植規程,嚴把種苗、用藥、用肥、用水和銷售五個關口,全過程監管控制;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標準化蔬菜園區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對全市范圍內的韭菜種植面積、分布情況、市場流向、流通方式等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摸底,分派2支檢查小分隊,現場檢查韭菜基地投入品使用情況,嚴厲打擊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行為,同時,印發《蔬菜常用農藥安全使用標準》等宣傳資料1000余份,指導菜農科學合理用藥、用肥,保障了我市韭菜產品質量安全。德州市級抽檢蔬菜3批次,合格率達100%。
來源:禹城市蔬菜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