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紅霞
特種水產品養殖,在漣水縣水產養殖中地位越來越重要。部分養殖者因種種原因而遭失敗,挫傷了養殖積極性。為促使特種水產品的養殖能夠健康發展,根據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漣水縣漁業科技入戶專家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以下五項注意點:
一、要注意預測發展趨勢和可行性近幾年實踐證明,特種水產品養殖成本較高,產品銷售價格較貴,消費對象較"特",產品市場彈性較小,就象中草藥那樣,"少了是寶,多了是草",市場起伏大,價格潮起潮落,少數人養殖賺錢多,多數人養殖就可能虧本。因此,在考慮發展某種特種水產品時,要認真分析市場的需要和容納量,預測發展趨勢和可行性。應事先了解相關統計數字。應以銷定產,切忌盲目上馬,一哄而上。
二、要注意考慮飼養技術上的可能性特種水產品的生物學特性與一般養殖魚類的差異往往較大,因此其養殖技術也不能簡單地沿用普通魚類的養殖技術。特別是部分種類要求條件較為苛刻,就更需要有較完善的設備和飼養技術,否則發展生產極為困難。革胡子鯰以及羅非魚的越冬保種等,在考慮發展時,都要對技術人才、技術設計能力、施工能力和飼養技術做好充分準備、周詳計劃。
三、要注意考慮飼料供應的品種和數量特種水產品的養殖中,飼料供應問題相當關鍵。也是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所必須要重視的問題。許多特種水產品養殖時需要動物性餌料,如鱖魚、烏魚等,有的甚至需要鮮活的動物性餌料,如牛蛙。養殖這些品種必須考慮動物性餌料來源和供應量,當然,還必須考慮飼料成本,如魚粉、蠶蛹等原料雖蛋白質含量較高,但價格也很高,因此應廣開餌料渠道,如生產人工混合飼料;培殖活餌料,如蚯蚓、蠅蛆、黃粉蟲等;撈取螺、蚌;利用畜禽下腳料(如內臟、血液);也可用混養的辦法,減少飼料的使用。總之,飼料供應問題應十分重視,因地制宜。飼料來源不足時,應以飼定產。
來源: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