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邳州市鐵富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于昌富
大多數魚塘在夏秋季水質變化幅度大,容易變成瘦水或死水。通過指導員仔細調查和研究,總結出幾大原因:1、水位淺,0.5-1.5米,深淺不等;2、池埂坡度太小,造成常年水面面積占魚塘總面積的比例不大;3、淤泥多,水底雜物多,淤泥30-50公分深;4、無水源,依靠和等下雨;4、水體中養分缺乏,施肥和投喂飼料不科學;5、魚種放養的規格和數量搭配不合理。
為此,要求養魚戶,1、在清塘起捕魚上市或并塘時,一定要及時整修魚池,清除過多的淤泥、雜物和腐殖質,并進行深挖0.5-1米,保證常年水深在2米左右;2、清理池埂周圍的樹木和雜物,保證適當的光照;3、塘內外整好后,要往池底均勻投放生石灰,以改變池底土壤成分結構,施用量每畝100-150公斤;4、投放魚種時,放養的種類、規格、數量要根據情況設計合理,吃食魚和肥水魚各占的比例要有主次并搭配科學,大規格魚種的重量比要占60-70%,以便保證當年養魚當年上市;5要選擇好水源,附近如沒有水源,要打深水井,井深要求50米以上,同時要建一個30-60立方米的儲水池便于晾曬井水;6、要根據水體水質情況適時向塘中施有機糞肥和補充氮磷鉀等無機肥料,以保證水體中有益浮游生物的正常生長和繁殖;7、有條件的地方,可配備增氧機,3-5畝水面可使用一臺;8、投喂精飼料的量要適當,既不浪費,又不腐敗水質,投喂青飼料吃后的殘渣,要當天撈出;9、日常管理要根據季節、天氣和魚生長情況等因素而改變。
來源:鐵富鎮農技推廣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