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青蝦和甲魚在池塘里“追逐嬉戲”,工人們在一旁的車間里忙碌地包裝著甲魚,準備發貨。這是近日在余姚“冷江鱉”淡水養殖基地看到的一幕。“上半年生態甲魚銷量已達17萬只,同比上漲近兩成。”基地負責人余鵬說。
一邊是寧波生態甲魚走俏市場,一邊是全國、尤其是浙江其他地區的溫室甲魚遭遇“賣難”困境。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國溫室甲魚銷售遭遇寒流,價格持續走低,往年每公斤五十元的溫室甲魚如今跌到了每公斤二十多元。
“寧波生態甲魚并未受到溫室甲魚價格暴跌的沖擊。”余鵬介紹,溫室甲魚和生態甲魚在鱉種、養殖周期、養殖成本等方面都有較大差別,目標市場也各有側重。據了解,溫室甲魚多為日本甲魚,一般在恒溫大棚中養殖6至8個月就能上市;而寧波生態甲魚,多采用中華鱉鱉種,需在外塘養殖2年至5年才能上市。
“前兩年,溫室甲魚行情不錯,不少養殖戶大幅擴大生產。今年,產量倍增,市場卻沒有同步擴大,價格走低在所難免。”寧波養鱉協會會長沈岳明認為,除了供求關系的變化,溫室甲魚缺乏滋補效用,也是面臨銷售困難的重要因素。
余姚泗門鎮湖北村的甲魚養殖戶小王說,雖然生態甲魚要價每公斤四百元,但因其口感佳、品質優,根本不愁銷路。
除了生態甲魚自身優勢外,寧波生態甲魚在“寒流”中表現堅挺更因歸功于多年來精心打造的地理品牌。
余姚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處長石鋼德介紹,近年來,寧波嚴格控制中華鱉質量,先后編制、普及了《無公害生態中華鱉養殖系列標準》、《中華鱉套養技術規范》,并開展無公害產地與產品認證、商標注冊,藉此培育了“明鳳”、“冷江”、“東超”等一批龍頭企業,成功打響了寧波生態中華鱉的地理品牌。(曉陽)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