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的大規模降雨令中國貿易商在全球大量購買小麥,這在美國小麥豐收拉低價格之時對全球小麥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9日報道,美國農業部預測,在始于6月1日的本農事年,中國的小麥進口量將達到9年來的最高水平。
由于供應少、需求大,今年大部分時候,中國小麥期貨價格一直在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徘徊。7月9日,截至收盤,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的9月合約上漲5元人民幣,達到每噸2685元人民幣。
分析人士稱,由于農作物受到強降雨的破壞,與去年相比,中國今年國內的小麥產量預計將減少2%至5%。
報道指出,美國農業部8日透露,中國買家已經預訂了84萬噸軟紅冬小麥,這是十分少見的大規模購買行為。該機構駐北京辦事處近期將其對中國本農事年小麥進口量的預期調高至400萬噸,并因惡劣的天氣因素調低了其對中國小麥產量的預期。
分析師稱:“(中國的)小麥價格已經大幅上漲,而中國的小麥進口通常受進口小麥和國內小麥的價格差異支配。”此分析師認為,中國今年的小麥進口將增至380萬噸,比去年增長30%。
報道稱,北京試圖保持小麥等主要谷物的自給自足,但該目標正越來越難以實現,因為中國人的飲食里包含了更多肉類,而肉類產出需要消耗更多飼料,另外城市擴建也侵蝕了耕地。
中國食品工業的變化已促使中國在過去一年里購買了創紀錄數量的谷物,并刺激了中國增加對海外食品生產商的投資。
位于華盛頓的出口促進機構美國小麥協會的凱西·錢勞稱:“這無疑是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的市場,同時也是一個我們將在未來十年關注的市場。”美國同澳大利亞和法國等其他小麥出口國展開競爭以向中國出售小麥。(參考消息網)
來源:參考消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