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市場蔬菜交易情況良好,總成交量穩中有升達13.7萬噸,同比增幅為19.1%,總成交額3.1億元,同比增幅為11.5%。
一、概述
本地蔬菜總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增幅分別為19.1%和1.6%。成交額大幅低于成交量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全國天氣狀況普遍良好,各蔬菜產地均豐產豐收,本地蔬菜面臨外銷壓力,成交均價一直無法攀升至去年同期高點,以至成交額同比僅小幅攀升。
各交易品種中,成交量超過1000噸的交易品種有6個,分別是萵筍、大白菜、苦瓜、西葫蘆、番茄和小蔥,同比數據為+46.8%、+6.0%、+12.9%、+32.0%、+20.6%、+29.3%。萵筍成交量增幅較大與今年氣候條件有關,成交量近15000噸,占據了總成交量中39.7%的比例,突顯我市作為全國萵筍三大主產地之一的優勢。
以上6個品種的成交額同比數據分別為-15.0%、+2.9%、-93.1%、+50.0%、-6.5%和-1.1%,多數品種出現下滑,其中苦瓜同比跌幅最大,主要原因是今年外省苦瓜產量頗高,本地苦瓜面臨銷售壓力。今年各品種總成交均價為2.1元/公斤,去年同期為2.4元/公斤,降幅為12.5%。6個品種的成交均價同比數據分別為-40.9%、-10.0%、+29.6%、+13.3%、-20.0%和-21.2%,基本以同比下滑為主。
二、成交量情況分析
上半年各月成交量同比數據全處于增幅狀態,分別為+8.5%、+22.8%、+73.2%、+39.1%、+23.6%和+6.7%。除了天氣良好因素以外,其余兩個因素也不可小覷:一是供求因素。突出表現為1月份的大白菜品種。去年下半年北方產地大白菜因“滯銷”而低價拋售,給今年上市的本地大白菜外銷創造了契機,促使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增幅為21.8%和17.7%;二是品種因素。今年本地菜農所播種的冬、春季蔬菜品種基本以“易管理”、“速生型”品種為主,如萵筍、西葫蘆、小蔥、大白菜、包菜和莧菜,對于氣候和氣溫變化較為不敏感,且產量高;
三、成交額情況分析
各月成交額同比數據跌宕起伏明顯,分別為+8.7%、-48.9%、+30.6%、+45.7%、-27.4%和+22.9%,2月份成交額降幅較大,主要與本地萵筍品種上市期遭遇到福建產萵筍同期上市的壓力,成交均價同比下滑明顯,拉低了成交額;4月份成交額增幅較大的原因是今春本地蔬菜種植戶所播種的蔬菜品種較為集中,具有同質化傾向,6個品種的成交量總和占據了本月總成交量中88.8%的份額,主導了成交額的上揚走勢。另外天氣原因也可見一斑,如今年的“梅雨”季節時間短、雨量大,以至6月上中旬蔬菜上市量驟減為去年同期的一半,直成交均價同比上揚了63.4%。()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