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三秋不如一夏忙。然而,在青島市黃島區張家樓鎮丁家寨村,不見麥收的忙碌,卻見家家戶戶侍弄著翠綠的藍莓樹。來到這里,可以感受到空氣中彌漫著藍莓的甜香。
“我們家的3畝地全部流轉給了藍莓公司,我和老伴就在公司上班,我是常年工,老伴是臨時工!”54歲的丁樹國滿臉的高興。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在外上班,像他這個歲數的基本都在藍莓園打工;村里每家幾乎都流轉了土地種藍莓,占全村土地的一半以上。藍莓,讓這里的農民生活變了樣。
打好特色牌:
打造全球第三大藍莓主產區,藍莓變身青島新名片
然而丁樹國們所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有了包括他們在內的辛勤工作,這里即將成為繼美國和智利之后,全球第三大藍莓主產區。“藍莓會成為繼‘青島啤酒’之后新的青島名片!”青島市委常委、黃島區委書記張大勇描繪著青島藍莓的美好前景。
“從第1畝藍莓到第1000畝藍莓,我們用了6年時間;從第1000畝到6萬畝,我們也用了6年時間。”張大勇用一組數據形象說明了藍莓在這里的迅猛發展。
以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引領帶動傳統農業轉型,是青島市黃島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的探索。黃島區位于北緯36度,這里有酸性的花崗巖風化土壤和涼爽的海洋性氣候,非常適合藍莓生長。2000年,農業部藍莓首席專家李亞東教授與國外企業來黃島考察藍莓引種并獲得成功。隨后,生態城市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鼓勵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等一項項促進藍莓發展的政策相繼出臺,政府每年設立300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貸款貼息、種植補貼等形式,鼓勵藍莓擴規模、提品質、育品牌。到2012年底,青島市黃島區藍莓種植面積已達6.7萬畝,目前已有3萬畝進入產果期。
現在,這里已經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業化水平最高的藍莓生產基地。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黃島區的藍莓種植面積將達到10萬畝。
走好產業路:
藍莓成為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催化劑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