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九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57號文件)引發了業界震蕩,盡管只是針對嬰幼兒乳粉市場,且許多細則標準尚未出臺,但其對奶源門檻等硬性規定還是被業界喻為史上最強乳業新規。可以預見的是,新規勢必加速乳品企業的重新洗牌,而在此輪洗牌中,手握自控奶源的乳企,譬如遼寧輝山乳業等,已然領先了半個身位。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乳制品營養價值有了深刻提升,乳品逐漸成為每天的生活必須品。正因牽扯到千家萬戶,牛奶尤其是嬰幼兒奶粉的安全被稱為“良心事業”。但是,近年來關于乳品行業的爭議一直持續不斷,奶源地造假、違規添加、過期回收、國家標準等一系列負面新聞不絕于耳,接二連三出現的乳品安全事件更是讓消費者頻頻受傷。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以來政府頻頻釋放的政策信號,特別是李克強總理年初的時候說“要按照藥品標準監管嬰幼兒乳品”,顯示出國家整治乳業、提振國產乳品消費信心的決心。
安全是國產乳品贏回中國消費者信任必須邁過的第一道門檻,而奶源是保證產品安全的根本所在。乳業新政要求奶粉企業須有自建自控奶源,就是為了從源頭上保證國產奶粉的質量安全。業內人士認為,本輪新政的深入實施必將帶來國產奶粉品質的提高,逐漸改變洋品牌壟斷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局面,并擴大國產奶粉品牌市場份額。不僅如此,新政對自建自控奶源等的硬性規定也將從奶粉行業擴展至整個乳制品行業,促使乳制品行業出現新的整合。
事實上,近年來國產乳業一直在反思并尋找突圍之路,一些國內乳制品生產企業或收購牧場,或自建牧場,或海外建廠搶占國外奶源。不管是走哪條路,都需要企業有雄厚的資金支持,這也造成了國內企業擁有自有奶源的比例很小,僅為30%左右。在127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中,大部分中小企業都不具備自建自控奶源。“自建自控奶源的規定將行業門檻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那些奶源質量無保障的小企業將被整頓出局,這將改變目前小企業過多、水平參差不齊的行業現狀。”一位行業專家表示。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