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夏日早晨,在云南曲靖市馬龍縣王家莊鎮張安屯村民委員會柳樹壩村綠油油的稻田邊,村民們就排起長長的隊伍,按名冊領取免費魚種,并認真聽取技術人員講解投放魚種要注意的事項。
村民張文榮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天通知我們來領免費魚種,我家一畝五田,分得37斤魚種,到年底估計養得80多斤,到時能賣20多元一斤,經濟收入估計有1600多元,加上谷子的增加產量,一畝可增產2000多元。”
據介紹,經過農科技術人員幾年的連續跟蹤的統計,利用稻田水面養魚,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一般可使水稻增產一成左右 。
“今天我們來送稻田魚種,拉來有一噸半的魚給老百姓養殖,過兩天還要拉來兩噸半,現在魚有20多厘米長,通過養殖可達到40多厘米,在養殖過程中,我們把魚溝和魚溜開挖結合起來,作為農戶我們就要求他們少用化肥和農藥,保證我們稻田魚的生態化,提升稻米和魚的品質,最終使農戶能夠增產增收。”馬龍縣農業局技術員李勇順對指導農戶養殖稻田魚很有信心。
記者 張雯 通訊員 郭麗娜 攝影報道
來源:云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