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與漁業》記者 陳石娟/文
為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步伐,廣東省政府近日出臺了《關于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提高海洋漁業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了廣東海洋漁業產業近期發展的目標:集中資源建設10個超國家級標準現代化漁港,全面推動100個標準化漁港建設;到2015年,海水產品產量達到460萬噸,海水養殖面積穩定在21萬公頃,建成大中型鋼質漁船2500艘,其中遠洋漁船300艘;到2020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遠洋漁業企業達到10家。
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
《意見》明確指出,調整優化海洋漁業生產結構和布局,要拓展外海和遠洋漁業,發展新型水產養殖,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培育現代漁業加工流通體系。
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深入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區)。大力發展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深水網箱養殖,培育對蝦、羅非魚和優質海水魚等大宗養殖名牌產品。繼續實施水產良種工程,加大水產良種選育和推廣應用力度。到2020年,建成300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區),15個深水網箱產業園區,3~5個國家級現代水產種業示范園區,80個國家級、省級良種場,主要養殖品種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
建設一批國際領先的水產品精深加工園區,培育一批市場占有率較高的知名品牌。支持建設若干海洋捕撈產品、漁需物資交易市場,打造2~3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宗水產品價格形成和交易中心。推進水產品網上交易平臺建設,發展漁業電子商務。
提高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
推進漁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加大財政投資項目直接投向漁民專業合作社力度,支持合作社改善生產裝備條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探索開展合作社信用建設,對合作社進行聯合授信,有條件的地方予以貸款貼息。到2015年,建成漁民專業合作社500家;到2020年,達到800家。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海洋捕撈、遠洋漁業、水產品加工企業,鼓勵通過兼并、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海洋漁業企業集團。扶持海洋漁業龍頭企業培育自主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支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上市。到2020年,具備開發深海漁業資源能力的龍頭企業達20家。
來源:《海洋與漁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