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各地繼續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我國夏糧生產獲得了較好收成。全國夏糧總產量達到13189萬噸(2638億斤),比2012年增加196萬噸(39億斤),增長1.5%;其中冬小麥產量11567萬噸(2313億斤),比上年增加148萬噸(30億斤),增長1.3%。
播種面積與上年基本持平。2013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2758.8萬公頃,與2012年基本持平;冬小麥播種面積2244萬公頃,比上年減少4.5萬公頃,微降0.2%。11個夏糧主產省(區)1播種面積增加4.1萬公頃,其中,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新疆6省(區)共增加17.9萬公頃,主要是減棉減油增麥所致;河北、山西、四川、陜西、甘肅5省減少13.8萬公頃。
單產水平提高。2013年夏糧單產達到4781公斤/公頃,比上年增加71公斤/公頃,提高1.5%;其中冬小麥單產達5154公斤/公頃,比上年增加76公斤/公頃,提高1.5%。
主產區大多增產。11個夏糧主產省(區)7個增產,4個減產。增產的省(區)中,湖北增產54萬噸,江蘇增產52萬噸,河北和河南各增產49萬噸,新疆增47萬噸,山東增產40萬噸,安徽增產37萬噸,合計增產328萬噸;受干旱影響,陜西減產49萬噸,甘肅減產42萬噸,山西減產29萬噸,四川減產12萬噸,合計減產132萬噸。
在非主產省(市、區)中,除北京、上海、重慶、云南、寧夏有所減產外,其他地區產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夏雜糧增產明顯。2013年夏雜糧播種面積達到514.9萬公頃,比2012年增加4.5萬公頃,增長0.9%;夏雜糧產量達到1622萬噸,比2012年增加47萬噸,增長3.1%。雜糧增產量約占夏糧增產量的四分之一。特別是西南地區及廣西利用冬閑田擴大馬鈴薯播種面積5.7萬公頃,增加產量近34萬噸。
來源:統計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