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大米讓人聞之色變。大米鎘超標產生的原因是什么?鎘超標導致的弊病最容易纏住哪些人群?
7月13日,土壤污染與食品安全專場論壇在長沙市圖書館舉行,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陳能場說,“產生鎘大米并不等于土壤污染”。湖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教授童潛明則指出,鎘大米的產生與農業施用磷肥有關系。
磷肥也是形成鎘大米的原因
陳能場分析說,鎘大米的產生是鎘的特性、土壤污染、土壤退化、水稻品種特性綜合作用的結果。在鎘大米的產生過程中,大量氮肥、酸雨、秈稻、土壤污染、磷肥鎘等都是“罪魁禍首”。
“鎘大米的產生并不等于土壤重金屬超標了,而且鎘大米濃度高并不等于土壤中的鎘含量高。”
陳能場還說,根據研究顯示,中國南方的酸性土壤更容易導致鎘吸收。
童潛明則認為,鎘大米產生過程中,磷肥的施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不能一味強調工業污染對鎘大米的影響,少用磷肥也是減少鎘大米產生的一個辦法,“因為磷肥是由礦石加工而來的,磷肥里面就有鎘”。
吸煙者也是易攝入鎘的人群
人體內的鎘從哪兒來的?陳能場介紹,人體可以通過飲水、魚類、空氣等途徑攝入鎘,“鎘大米是最主要的來源”。
陳能場分析說,人體攝入含有鎘元素的食物后,“90%以上的鎘會從糞便中排出,只有大約5%的鎘會被人體吸收進去,被人體吸收進去的鎘主要留在了腎臟和肝臟里面”,鎘在人體中的半衰期為17年至38年,會伴隨人大半生甚至一輩子。
陳能場透露,在攝入同樣微量的鎘含量之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體內殘留鎘,“因為女性的身體特性,缺鈣和缺鐵較男性更嚴重。”
陳能場說,根據早年召開的“痛痛病和鎘環境污染對策”國際會議的消息,鎘日平均攝取30微克將會導致1.5%的人產生輕度的腎臟功能障礙,“而輕度的是腎病、其次是輕度痛痛病、典型痛痛病和重癥痛痛病”。
陳能場指出,吸煙者,缺鐵、缺鈣和維生素d的人,喜歡吃動物內臟和蘑菇的人,在鎘污染區域生活的人以及接觸鎘的相關職業者都是很容易攝入鎘的人群。陳能場還說,“淘米等物理辦法是無法清除大米中的鎘含量的”。
名詞解釋
痛痛病是指,鎘進入人體,使人體骨骼中的鈣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質疏松、骨骼萎縮、關節疼痛。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