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9月份,合肥氣溫高,濕度大,不利于蔬菜生長,且生產成本較高,保鮮難度較大,這一期間因此被稱為蔬菜“伏缺期”。為確保伏缺期蔬菜尤其葉類蔬菜的供應,合肥市農業部門加強了伏缺菜生產基地建設,保障了伏缺期蔬菜供應。昨天,從市農委傳來消息稱,今年合肥23個伏缺菜地,已播種面積達1.5萬畝,日供肥蔬菜800噸,保障了合肥伏缺期蔬菜供應。
據市農委種植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合肥市重點在城市周邊利用鋼架設施,配套遮陽網、防蟲網、粘蟲板等,建立集中連片百畝以上規模化、標準化的伏缺菜生產基地23個,凈面積達6500畝(含合作共建800畝),伏缺菜計劃播種面積5萬畝,已播種面積達1.5萬畝,可確保每天800噸伏缺蔬菜供應。
“今年伏缺蔬菜重點生產基地面積較上年增加40%以上。其中,包河區大圩鎮伏缺蔬菜集中連片生產基地面積達3000畝,廬陽三十崗鄉、大楊鎮伏缺蔬菜連片種植基地面積達1300多畝,肥東撮鎮鎮也新建了伏缺蔬菜生產基地550畝。”該負責人介紹,在蔬菜品種上,除生產莧菜、空心菜、毛白菜、韭菜、小白菜等20多個常規蔬菜品種外,還在廬江同大和肥西花崗等地伏缺蔬菜生產基地生產紫色上海青、紅色生菜、京水芹、雪櫻子、紅葉甜菜、羽衣甘藍、人參菜、養心菜、觀音菜、菜用薄荷、紅葉、菊花腦、魚腥草等20多個特色蔬菜品種。
據介紹,目前,合肥市長豐縣7萬畝南瓜、冬瓜,環巢湖周邊地區20萬畝蓮藕將陸續大量上市,肥西三河,長豐吳山、雙墩,肥東店埠等一批規模工廠化生產食用菌基地常年生產十多種食用菌,近期也大量上市。
此外,為了保證伏缺蔬菜供應,合肥與周邊地區合作共建的蔬菜生產基地,也起到了明顯效果。“合肥市與舒城縣共建的基地每天供應合肥市場100多噸新鮮蔬菜,岳西、金寨的高山蔬菜,桐城的水芹等也大量供應合肥市場。”
據悉,為了鼓勵農民種植伏缺蔬菜,市財政對規模連片伏缺蔬菜基地,每片給予1000元獎補,同時,在共建基地舒城縣安排了800畝伏缺菜基地,合肥市給予財政補貼。
來源:安徽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