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堆“來路不明”的粉煤灰,讓天橋區濼口街道辦事處梅花山村村民李恩順很無奈:天好的時候,一刮風煤灰“遮天蔽日”,侵蝕著他的魚塘和果樹。更讓李恩順難以接受的是,找了多個部門后,今年6月終于有人清理了,可是清理了一部分后,如今又沒了動靜。
粉煤灰堆成山
嗆死魚毀樹木
14日上午,記者驅車經過濼口浮橋往北約三公里,就到了李恩順的魚塘附近。在路西往北看,一座座灰色的“垃圾山”立在中間,很是顯眼。在粉煤灰堆中間,一臺挖掘機靜靜地呆在那里。
李恩順告訴記者,“垃圾山”南邊就是他承包的魚塘和果樹。由于連續降雨,在粉煤灰堆里步履維艱,被挖斷的果樹只露出了干枯的枝椏,一個魚塘已基本被掩埋。
“現在這個季節,正常情況下棉花都要長到齊腰了,可是我的棉花靠近煤灰堆,只長到膝蓋這么高。”李恩順一臉的無奈。
李恩順說,被“垃圾山”覆蓋的耕地大約有40畝。從去年12月開始,晚上11點以后,他聽到有大車倒垃圾的聲音,起初以為是建筑渣土,就沒在意。一直到了今年3月中旬,供暖結束后,大車才停止傾倒。
“后來我才發現,倒的是粉煤灰,只要一刮風,就像沙塵暴一樣,短短幾分鐘,整個片區就成了‘沙漠’。”李恩順說,他的魚被粉塵嗆死的有一千多斤,被折斷掩埋的梨樹、柳樹、楊樹等也有百余棵。
垃圾山不遠處,李恩順還有一個魚塘,主要是對外釣魚。自從有了上萬立方米的“垃圾山”,生意受影響很大。“晴天有風的時候,揚起的粉煤灰鋪天蓋地,很多釣魚的顧客都受不了。魚場開了3年,最多的時候每天能有二三十人來釣魚,自從有了這些煤灰堆,現在一天最多也就十幾個人來。”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位顧客的消費是50元,受粉煤灰影響,與之前相比他每天的經營額減少了七八百元。
找過多個部門
好歹有人清運
7月多雨,李恩順的屋子玻璃窗上的灰色物質,在雨水沖刷下留下一道道印痕。李恩順說,只要一刮風,灰塵滿天飛,家里所有的縫隙必須得堵嚴實。
李恩順介紹,被粉煤灰覆蓋的土地是廢棄的荒地,按國家“誰管理誰受益”的規定,他將該地塊整理出來種上了玉米和小麥。2009年初,有人看上了這塊地,村委會就將土地租了出去,并給了他5000元作為賠償,但承租人并不清楚。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