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市一片新墾海涂區,兩臺桔紅色的機器在鮮食大豆田里馳騁,這就是我省最新引進的鮮食大豆收獲機。
我省曾于2003年從法國引進一臺鮮食大豆收獲機,雖然作業效率高,但由于機型太大,適應范圍小,而且價格高(200萬元/臺),維修不方便,已棄用多年。此次引進的mcbh11型高效鮮食大豆收獲機產于日本,大小與稻麥聯合收割機相仿,割幅為2.1米,作業效率為3-5畝/小時,與人工采摘5人每天采摘一畝相比,機械收割優勢明顯。同時,該機具有收割位低、操作簡單、堅固耐用等特點,前后進無級變速,減少駕駛員的疲勞,轉彎半徑小,適合我省農田現狀。但從現場情況看,該機清選效果較差,收獲的鮮食大豆含有大量雜草葉片,損失率也略偏高。此次收獲現場為新墾海涂,土壤含鹽量高,大豆長勢差,植株矮小,結莢位低,田間雜草多,可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收獲效果。該機真實作業效果到底如何,以及能否通過改進農藝措施來提高作業效果還有待諸多驗證。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