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魚挺多的,要這條大的,還有這條。老板,里面還有大的嗎?”7月5日清晨6時30分許,來自河南的外來務工者鄭棟國一走進岱山縣高亭鎮(zhèn)農貿市場,就直奔位于市場西側的“縣菜籃子工程平價水產品供應點”,以每公斤24元的價格買下2條共2公斤的鰻魚。
身為建筑工地的“司務長”,鄭棟國說,他所在的施工隊,每人每餐標準是8~12元,伏休季節(jié)之所以還能吃上魚,全靠有平價水產品供應點。
休漁不休“菜籃子”,這是岱山縣黨委、政府近年來致力抓的一項民生工程。記者從岱山縣菜籃子工程辦公室獲悉,從2009年開始,岱山縣就嘗試在高亭農貿市場專門劃出5個水產品攤位,讓進入縣級菜籃子工程的水產企業(yè)長年供應平價魚,政府通過一定的補助手段反饋給企業(yè),讓百姓在伏休期也能吃上平價魚。
“舟山人統喜歡吃海鮮,以前一休漁,魚的價鈿就馬上躥上去,實在是吃不起。”花2.8元,買下一條200克重的帶魚,家住高亭育才新村的莊素壓老人感慨:幸虧有平價供應點,雖然吃不起活鮮魚,但至少吃得起冰凍魚。
在平價供應點前,記者看到各種魚貨琳瑯滿目,有鰻魚、鰳魚、魷魚、小黃魚、帶魚等,多達30余種。前來購買平價水產品的顧客絡繹不絕,有機關、企業(yè)食堂的采購者,更多的是提著菜籃子的普通居民。
“現在,營業(yè)額每天有1.5萬元左右,是平時的四五倍。”作為平價供應的其中一家企業(yè),岱山縣富平冷凍廠廠長單福平與妻子親自上陣賣魚。單福平說:“政府是做好事,我既然做了,一定要做到讓政府放心,讓百姓滿意。”
不讓“菜籃子”變成“破籃子”,岱山縣不僅對平價水產品供應的品種數量作出要求,更對供應價格進行嚴密監(jiān)管。據該縣菜籃子工程辦公室主任童永久介紹,政府要求平價供應企業(yè)的魚價,相比市場內其他經營戶的價格下浮10%~15%左右,該辦每天派出人員對市場價格進行監(jiān)察,一旦超過,立即要求下調。
據單福平介紹,目前他供應的平價魚價格,基本都是在進價的基礎上,每公斤上浮1至2元,作為冷凍、人工的成本。“以4到6兩規(guī)格的鰳魚為例,我們的收購價每斤7元多,現在的市場供應價只要8元。如果加上魚貨的損耗,即便算上政府的補助,還是要虧本。”
來源:舟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