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溝生態茶廠原料基地位于綠春縣大水溝鄉新區西南面,距廠部800米,茶區分布于大水溝鄉政府至牛倮的馬鄉村公路上下方,中間由農戶茶園相聯,標準園創建面積1500畝,可以帶動周邊農戶茶園2萬畝。大水溝生態茶廠是省、州屬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云南省農業廳批準創建的全省20個標準示范茶園之一。
該標準園的創建活動從2013年初開始,通過集成技術、集中力量,共整合各類項目資金175.8萬元,進行了廠房改造及部分加工機械設備的更新,實施了1500畝茶園的全面改造提升,鋪設茶園作業道路1000米,初步建立了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制度。扶持成立了大水溝生態茶廠茶葉專業協會,建立起了“龍頭企業+基地+茶葉協會+支部+茶農”的標準茶園創建模式。標準茶園創建在引領綠春茶葉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過越來越大的作用,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領導和技術指導。成立了由分管茶葉的副縣長為組長的標準茶園創建領導小組和由縣茶辦主任組長的技術指導組,加強對標準茶園創建工作的領導和技術指導;二是加強宣傳與培訓工作。召開標準茶園創建啟動會,縣分管副縣長親自主持會議,縣農業局、生物創新辦、縣財政局、林業局、工信局、廣電局以及各鄉鎮分管茶葉副鄉長等相關領導參加會議,高調啟動創建工作,為標準茶園創建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借住各種媒體,積極宣傳報道綠春縣大水溝生態茶廠標準茶園創建工作。加強對創建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工人以及茶農的培訓,共培訓5期500人次;三是集中力量,整合項目,加大投入。在爭取省州農業部門標準茶園創建資金的同時,整合省財政廳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60萬元,引導企業自籌資金115.8萬元用于標準茶園創建。改造茶園1500畝,鋪設茶園作業道路1000米,改造茶葉加工房1200平方米,更新茶葉加工機械設備8臺,安裝太陽能誘殺燈10盞和黃板20000塊,設立了標準茶園創建標志牌一個,建立和完善茶廠內部各種質量管理制度等,在蒙自、個舊等地建立茶廠產品直銷店,有效開拓了縣外市場,并創建了云南省著名商標。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項目取得初步成效。一是企業效益明顯提高。大水溝生態茶廠通過了綠色食品茶a級認證,該廠的主導產品“哈尼秀峰茶”獲得云南省著名商標稱號,2013年春夏茶,標準園實現產量112.5噸,產值562.5萬元,比創建前的2012年同期增產52.5噸,增加產值262.5萬元;二是示范帶動效果明顯。按照“公司+基地+茶葉協會+支部+農戶”的模式,積極扶持發展茶葉協會,已在標準園創建區建立了“大水生態茶廠茶葉協會”,會員118人,輻射帶動周邊農戶1000多戶,茶園23000畝,通過參照標準園的要求,扶持引導茶農改造低產茶園,增施有機肥,規范和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帶動農戶增加收入2000萬元以上;三是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推廣使用農業、生物、物理等綜合病蟲害防治體系,尤其是通過推廣使用黃板和太陽能誘殺燈,減少農藥使用量65%。小綠葉蟬等害蟲得到有效控制,瓢蟲等天敵數量增多,達到了以蟲治蟲目的。通過保護周邊的林地帶,在茶園內種植八角等覆蔭樹,修復和提升了茶園生態環境質量,提升了茶園生態旅游觀光功能,增加了企業和茶農收入,茶產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