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漢沽探索養殖新途徑,在渤海首次進行網箱養魚,500個養殖網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漁場,試驗養殖半滑舌鰨、牙鲆和海參三個魚種。這是漢沽立足生態,引進和推廣水產養殖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帶動致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漢沽通過調優養殖品種結構,推廣科學水產養殖,推動水產養殖向生態、優質、高效發展。
記者在漢沽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看到,去年5月份引進的國家名貴魚種東海大黃魚,經過一年多的培育養殖,目前重量已經長到一斤半以上。“這種魚的價值非常高,按照現在的大小,市場售價每斤600-700元,如果再大到二斤,保守估計就可以賣到1000元一斤了。”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福柱向記者介紹。據介紹,東海大黃魚是我國重要的四大海洋經濟魚類之一,現在資源匱乏,很難形成漁汛,市場供需矛盾凸現。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去年在漢沽水產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引進了國家珍貴魚種東海大黃魚苗4萬尾進行了試驗養殖。“東海大黃魚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試養成功后,我們將組織技術人員在室外進行仿生態野化養殖。”漢沽水產局相關技術人員表示。
近年來,漢沽工廠化養殖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工廠化養殖企業已達40多家,總水體達50多萬立方米,已經成為了華北地區最大的工廠化養殖基地。為推廣科學水產養殖,發展高端水產品工廠化養殖,漢沽水產部門同時又引進了一萬尾日本斜帶髭鯛。經過一年的試驗養殖,斜帶髭鯛的重量已達2斤左右,符合上市規格,豐富了漢沽水產養殖品種。
在引進新品種的同時,漢沽不斷調整和創新養殖模式,在渤海灣首次探索網箱養殖。目前,已在20口網箱分別投放半滑舌鰨魚種2000公斤、牙鲆魚種1000公斤,在480口網箱投放海參苗種10000公斤,各養殖品種長勢良好。由于投放的苗種規模大,預計10月底就可打撈,總產量可達到3萬公斤左右。漢沽水產企業試養名貴魚種獲得成功、在全市率先開展“海上網箱養殖試驗項目”新模式,種種舉措對于調整漢沽漁業結構,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記者 王宏彥)
來源:濱海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