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速全市漁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現代化進程,景洪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積極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大力倡導山區、半山區農戶因地制宜,發展稻田特色漁業。
2013年,景洪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在景訥鄉、大渡崗鄉、普文鎮發展稻田特色漁業160畝,投放品種有:羅非魚、鯉魚、花鰱、白鰱、泥鰍、禾花魚、本地江鰍、攀鱸,其中4個品種為外地引進名特優新水產品種,預計畝增收上千元。稻田特色漁業的發展,成為景洪市漁業產業結構調整新的亮點,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景洪市稻田特色漁業具有養殖模式多樣化。全市稻田特色養殖模式有塘田式、稻魚共生式、稻田魚凼式和溝池式;養殖科技含量高。全市稻田特色養殖采用技術含量高的集約化養殖,即采取多品種混養、施肥與投餌相結合,安裝塑料薄膜防逃防害;養殖品種名優化。從外地引進了泥鰍、禾花魚、本地江鰍、攀鱸4種名優新品種,優化了養殖品種結構等特點。
來源:景洪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