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區水產局為全面完成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計劃, 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保護湖泊生態環境,區水產局高度重視,結合全區漁業養殖現狀,做好“四篇文章”,確保漁業養殖廢水達標,一泓清水北上。
一是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為契機,做好南四湖湖濱帶漁業養殖污染防控的文章。邀請水產技術、環境保護等專家實地調研任城區湖濱帶漁業養殖生產現狀,制定《南四湖任城轄區漁業功能區劃與養殖總量控制規劃》。劃定湖區非投餌性網箱生態養殖區,湖用網箱網衣加大網目尺寸,以利湖水的流動和交換。實施清潔養殖, 降低養殖規模、養殖密度,以投放鰱鳙為主的濾食性魚類為主,網箱養殖面積與自然水體面積之比不能突破1:150。
二是做好生態化標準化漁業園區的文章。加快全區池塘的改造升級,積極引導支持漁民建設高標準現代漁業園區,搞好排水處理,養殖廢水循環利用,為節能減排和轉變生產方式提供有力支持。在排水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農業部頒布的行業水質標準《sc/t9101-2007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
三是做好法治漁業的文章。逐步落實全區漁業水域灘涂養殖證制度,凡從事漁業養殖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辦理水域灘涂養殖證,方可從事養殖生產。制定《濟寧市任城區漁業養殖污染防控工作制度》,依法規范全區漁業養殖生產行為,促進漁業養殖模式轉型升級,降低養殖密度,嚴禁投放有毒、有害的餌料及漁藥,保護湖泊、池塘、河流、采煤塌陷區等水域水質,保障漁業生產者合法權益。開展水產養殖業專項執法活動,加強漁業養殖執法和水質監測隊伍建設。
四是發展精品、品牌漁業,做好漁民增收的文章。引導養殖戶和漁民實行精養,既要養凈化水質的魚,又要養經濟價值高的魚,使傳統養殖漁業從粗放、低價向精養、高效轉變。培育任城漁業品牌,打造名牌,增加漁民和養殖戶收入,使任城漁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來源:濟寧市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