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鹿樓鎮八堡村的千畝桃園,只見果農們穿梭桃林間,忙著將沉甸甸的鮮桃采摘到籃內,公路上大大小小的車輛來回穿梭忙運桃,好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八堡果農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
“老李一季鮮桃掙了4萬多元,這座樓房就是靠桃子‘壘’起來的。”鹿樓鎮八堡村相關負責人說。“老李種植的早桃品種正好在麥收季節上市,大多數農民怕收麥子忙不過來,不愿意種這個品種,此時市場水果稀缺,他家的桃子要比晚上市的桃子價格貴兩倍。這不,別人的桃子才上市,他家的桃子就已經銷售一空了。”
滿頭大汗的老李搶著說:“俺家的桃子豐收還不是全靠村果品營銷協會的支持嘛!”八堡村種植桃樹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前些年種植的是本地的毛桃品種,產量低,個頭小,品質也不好。為了讓種桃成為村民的致富產業,村里挑選了10多名種桃能手,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村集體出資聘請專家搞培訓,先后組織技術能手到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參觀學習。同時與北京果樹研究所“拉”上了關系,先后引進了朝霞、雨花露、加納巖等10多個早、中、晚熟新品種。采用高接換頭技術,將新品種桃子的枝條嫁接在老桃樹的枝頭上,這樣桃樹次年就能結出新品種桃子來,3年即可進入盛果期,比新栽桃樹提早3年掛果。
往桃園深處走去,迎面碰到正在領著家人喜摘鮮桃的村民王老漢。提起桃園,他心里美滋滋地,他家種了4畝桃,今年已是第5個年頭了,由于采用套袋管理,桃子不僅長得美,而且口感好、耐儲藏,一年一畝桃樹可產桃5000余斤,效益很不錯。
“過去我們為了解決銷售問題下了不少功夫。現在,我們村里建起了果品交易市場,與30多個大中城市的客戶保持密切聯系。我們還在‘網’上賣桃,引來外地客商搶購,村民們不出村就能把桃子賣出手,而且價格還比周邊的散賣戶高。這不,有幾輛貨車正等著收購桃子呢!”合作社負責人老劉指著停在路邊的車輛介紹。
如今的八堡村桃子遍地飄香,全村2800多畝果樹,桃子占1000多畝,戶均種植桃子的收入在3萬元以上,高的達五六萬元,桃樹真正變成了村民的“搖錢樹”!
觀光采摘促增收
來源:中國徐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