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滕州市水產局在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基礎上,強勢推進、強制入軌,強化源頭監管,排除風險隱患,解決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了水產品標準化生產模式,對促進全市漁業經濟由數量型向效益型轉變,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水產品養殖執法過程中,重抓“三個到位”。
一是排查摸底到位。對從事水產苗種生產和水產養殖單位進行了再次清查、摸底,收集基礎資料,健全完善全市水產養殖單位管理臺帳。在此基礎上,嚴格許可制度,提高準入門檻,逐步淘汰規模小、條件差、管理弱的水產品養殖單位。
二是專項整治到位。今年以來,進一步加強對全市水產養殖單位的專項整治力度,重點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加大投入品監管和抽樣檢測力度,督導苗種生產企業建立健全生產日志、用藥和銷售三項記錄。今年上半年,共組織水產苗種和水產養殖專項執法檢查12次,出動執法人員90多人次,檢查漁業養殖生產單位(個人)81家,檢查中未發現漁業養殖單位(個人)存有和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和氯霉素等禁用獸(漁)藥和其他違法違規用藥行為。
三是臺帳建立到位。要求從事水產養殖的單位把規范運作、建章立制作為自律措施,根據自身特點,逐步建立完善水產品生產安全管理規范,不斷加強生產單位自律行為,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從源頭上控制水產品質量安全。截至目前,全市水產苗種生產單位領取《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達100%,建立生產記錄、用藥記錄、銷售記錄達96%,對存在問題的養殖單位(個人),由執法人員填寫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完善有關記錄。同時,執法人員與漁業養殖生產單位(個人)簽訂了《漁業養殖生產規范用藥承諾書》100余份。
來源:滕州市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