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是中國淡水漁業第一市,水產業是荊州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2012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35萬畝,淡水產品產量115.69萬噸,連續18年保持全國地市州首位。面對水域環境惡化、養殖設施老化、養殖病害頻發,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增多、質量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等突出問題,始終把讓市民吃上放心水產品、促進水產業科學發展擺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舉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健立健全監管體系。荊州建立了市、縣(市、區)、鄉鎮、村場四級農產品安全聯管監管網絡,各級水產部門成立水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將質量安全監管納入“一把手”工程親自抓,并成立工作專班,逐級簽訂水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層層落實監管責任,做到養殖基地、批發市場質量安全責任全覆蓋。同時,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監管責任不落實,懲罰處置不力的單位評先表彰一票否決;造成嚴重后果的,啟動行政問責,追究相應的行政責任。全市始終保持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的高壓態勢。
二、切實抓好宣傳培訓。為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荊州市水產局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報刊、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采取專家培訓等方式,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讓全社會都參與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一是在荊州電視臺、廣播電臺、農信通手機臺、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定期開辟專欄,反復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二是全市各級水產、漁政部門將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與漁業科技培訓結合起來,組織專家到各生產企業、農村養殖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健康養殖示范場、養殖專業戶舉辦知識講座。2013年上半年全市共舉辦宣傳培訓310場次,6000余人次;三是印發宣傳資料,不定期的在大型場所組織現場宣傳報告會,現場宣傳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是注重市、縣、鄉鎮、村場四級聯合宣傳,在各鄉鎮場及水產批發市場、大型超市、水產經營戶經營點醒目位置,特別是大型節假日定期懸掛橫幅標語。通過宣傳,牢固樹立企業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引導市民安全消費、依法維權。
來源:荊州市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