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凍和降雨損害中國北方小麥作物
*約有2,000萬噸小麥的品級可能遭降
*中國料將超越埃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
*中國已預定了約300萬噸小麥,接近去年的水平
路透中國河南/新加坡7月17日-生長期霜凍和收割期降雨對中國小麥的影響程度比之前所想象的更加嚴重,由此導致的進口增加可能使中國超越埃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
對農民的走訪及分析師的最新預估均表明,天氣因素可能導致中國北方最多有2,000萬噸小麥不適合供人食用,約占16%。這將是之前所報導損失規模的兩倍。
中國增加進口將進一步使全球供應減少和支撐價格,再度令人擔憂全球糧食供應。
美國農業部上周四將2013/14年度中國小麥進口規模預估上調至850萬噸,上一年度為320萬噸。這推動美國小麥期貨價格漲至逾兩周高位。
但海外交易商和分析師預計,2013/14年度中國進口規模可能突破1,000萬噸,超越同期埃及900萬噸的進口預估。
中國進口增加帶來競爭,將迫使埃及等其他買家花費更多資金購買糧食。這對于經歷了兩年政治動亂和缺乏資金的埃及來說,是一個新的打擊
在中國最大的小麥產地河南省,路透訪問的農戶稱,年初的霜凍和5月大雨導致麥粒較小。河南約占全國小麥產量的一半。
河南許昌55歲的農民鳳玲表示,收成不中,粒小。這里的部分農戶發現其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了40%。
中國已預訂了大約300萬噸小麥,裝運期在截至2014年6月的一年,數量接近去年的進口規模。
這將是繼2003/2004年中國進口近1,000萬噸小麥后,進口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是因為國內收成大幅減產。正常年份,中國占全球小麥產量和消費的約五分之一。
上海一咨詢公司的分析師預計,有1,500-2,000萬噸的小麥將被降級用于動物飼料,這將減少用于生產面粉的小麥供應。
參看全球小麥生產和進口狀況相關圖表,請點選:(link.reuters.com/gep69t)。
參看中國小麥進口相關圖表,請點選:(link.reuters.com/faq29t)。
在此之前,不利天氣已導致主要小麥出口國美國以及黑海地區的小麥質量評級下調,而此后中國又遭受大面積農作物受損,加重了市場對全球糧食供應的擔憂。
來源:路透中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