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7月18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中國商務部7月1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的291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56億美元,同比增長29%。中國對北美、歐洲、大洋洲、拉美、非洲投資增幅均超50%。其中,對美國投資大幅增長290%。
國際輿論和業界人士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予以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外國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其積極意義尤其顯著。
并購瞄準歐美高端品牌
法國《費加羅報》經濟版頭條報道說,中國企業海外收購行動在迅速增加,“中國正在向世界進軍”,而且瞄準了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最好的品牌和擁有專業知識的公司。歐洲已成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第一大市場。報道認為,中國資本[0.00%]越來越為歐洲人所接受,并在未來幾年繼續保有吸引力。
法國經濟部主管研究與創新的經濟專家范·奧克認為,由于中國已建立國家與企業共同分享信息的運作模式,中國投資者能夠有效地獲得國際市場信息。
私募股權基金公司亞歐聯合資本主席龍德望分析說,中國投資者一方面努力尋求資本增值,一方面以漸進且風險更小的方式融入國際市場和贏得認可。
巴黎高等商學院教授拉爾松認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趨勢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經濟和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直接結果。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面臨的挑戰還很多,既要吸收先進技術,也要提高國際營銷技能,創建全球品牌。同時,還要不斷培養自己的競爭優勢。
澳大利亞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金融專家斯托伊科維奇說,中國商務部17日發布的數據非常令人振奮。在全球經濟低迷的今天,這是一大利好消息。
德國北威州經濟和工業部部長杜因表示,中國投資重要性越來越強,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國企業來德投資。德國是歐洲的中心地帶,商業以及研發環境都很好,中國企業能在德國找到很好的合作對象。北威州投資署署長華珮女士認為,中國和德國可以創造雙贏局面。
來源:人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