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畜牧部門對全市家禽業生產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隨著家禽業扶持政策效應的釋放和市場消費的逐步復蘇,常州市家禽業呈現出積極的恢復性增長態勢。
一是養殖量增。6月份,全市家禽補欄出現一個高峰,到6月底全市家禽存欄量達1426萬羽,環比增加15.8%,補欄量為去年同期的2倍。全市最大的家禽養殖企業立華公司6月份在省內的投苗量達到900萬羽,較5月份增加21%,達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二,公司預計到國慶節能夠達到常年平均投苗水平。
二是價格上漲。7月8日,全市黃羽肉雞平均出場價格為11.2元/公斤,同比上漲16.6%,環比略增;草雞14元/公斤,同比下降4.5%,環比上漲12.7%;肉鴨肉鵝14.2元/公斤,同比、環比均略有上漲。凌家塘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平均批發價格分別為11.5元/公斤、12.4元/公斤,環比上漲為去年同期的90%左右。
三是交易趨活。7月8日市凌家塘市場家禽交易量達3.1萬羽,環比增加82.3%,達到去年同期八成五的水平。各農貿市場活禽經營基本恢復。
同時,調查發現,家禽業生產在恢復過程中遇到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家禽企業獲得金融支持難,受前期虧損和近期銀根緊張的影響,加之家禽養殖承包地、租用地以及圈舍、設備等都不能作為有效抵押物,企業難以獲得有效的貸款支持,即便部分企業獲得一定的補助資金和政策性貸款,但與生產需求相比顯得杯水車薪,資金周轉壓力較大。二是常州市是蘇南地區重要的活禽輸出基地,立華、三德利等龍頭企業養殖的活禽主要銷往滬、杭等大都市,受國家六部委禁止活禽跨省運輸和交易的影響,常州市活禽省外市場遭到封殺,給企業進一步恢復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為此,建議上級:一是在安全的基礎上,有序放開活禽跨省運輸限制;二是加快研究出臺促進家禽業全產業鏈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家禽業龍頭企業實現養、加、銷一條龍生產,逐步以加工產品替代活禽上市,推動家禽業的快速轉型升級;三是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適當向家禽業傾斜,雪中送炭,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來源:常州市場信息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