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持續的晴熱高溫天氣,讓果農們心急如焚,常寧市農業局經作站的技術員們急群眾之所急,頂烈日,入果園,送去科技“及時雨”。
經過一路的顛簸,正午時分,技術員們來到了蔭田鎮迎新村柑橘園。果園長期負責管理的吳師傅看到這些不請自來的老朋友,喜出望外,免了客套寒暄,一同急切地走入園內查看。在一株桔樹前,吳師傅指著那葉面上有著一道道彎曲線狀斑痕的樹葉問:“這是得了啥病呀?看似‘鬼畫符’呢”。經作站站長胡榮光仔細觀察后,解答說:“這可不是病,而是害蟲潛葉蛾在作祟……”。他們一邊走,一邊看,在發現有病蟲危害的果樹前不時停下來,現場講解各類病蟲的發生危害特點、識別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并聯系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強調在果樹上要盡可能采用綠色植保技術措施,發展有機生態農業。同時,他們叮囑吳師傅:“眼下正值果樹的壯果期,是果樹年周期中肥水需求量最大的時期,培管的好壞,直接影響當年的產量與品質,要特別注意果園的灌溉防旱,抓好肥水管理。”
據吳師傅介紹,迎新村柑橘園建于2010年春,面積300多畝,主栽品種有早熟蜜桔大埔五號、中熟的三下紅和紐荷爾臍橙。前期,由于資金短缺、管理不善,桔園雜草叢生,一度要荒廢了。今年初,在經作站技術員的指導下,采取補救措施,清除園內雜草,重剪受凍枝干,補施肥料,恢復樹勢。同時在園內間種豆類和西瓜,既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菌起到固氮增肥作用,又可增加生產收入。如今,桔園里當初那些凍得只剩枝干的臍橙已是一派生意盎然,而那早熟的大埔五號和中熟的三下紅已是果實壓彎枝條,那些間種的綠豆、西瓜都是豐收的景象。
吳師傅的喜悅更是溢于言表,“今年早中熟的蜜桔可以產幾千斤,再加上間作的西瓜、綠豆豐收,總算有收入了,明年可以達到以園養園,要不了兩年就能把成本掙回來了...”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