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一則農民頂著烈日收毛豆的圖片在網上熱傳。不少網友看了這組照片后紛紛感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昨天,在高溫下,記者來到蔬菜基地,帶上涼帽、袖套等,實地體驗菜農的艱辛。上海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上海蔬菜市場供應量,防止“菜賤傷農”,農委也采取了多項措施。
75歲阿婆高溫下摘毛豆
昨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金山楓涇鎮下坊村榮葉樂蔬菜基地。記者隨身攜帶的溫度計顯示,當時氣溫35.9攝氏度。滾滾熱浪襲來,光是在太陽底下站著就覺得皮膚被曬得有些刺痛。在遠處的毛豆田中,有幾個農婦正在彎腰采摘毛豆。她們頭戴寬沿涼帽,身穿長衣長褲,渾身裹得嚴嚴實實,臉頰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
“今天下午這樣的天氣還算‘舒服’的,之前幾天熱得讓人直發暈!”一名農婦笑著說。她叫盛亞蘭(音),今年59歲,身形精瘦,皮膚黝黑。她告訴記者,來做采摘毛豆這個活的基本都是50多歲的中老年婦女。
“因為最近天熱,早上比較涼快,我們一般凌晨三四點就要起床下地摘毛豆,一直要摘到晚上四五點,中間只有中午一個多小時的午休時間。不是我們不想多休息,而是想盡量多干些活。”盛亞蘭說,上午是采摘毛豆的“黃金時間”,下午天氣一般都比上午熱。在極端炎熱的時候,農婦們下午也不會出工,避免中暑或發生意外。“一般情況下,一個人一小時可以采摘20斤到25斤的毛豆,平均每人每天采摘300斤。如果勤快點,一天采400斤的農婦也是有的。”盛亞蘭告訴記者,采摘一斤毛豆可得工資0.35元,一天可賺100多元“辛苦錢”。
記者注意到,在農婦們的腰間系著一根帶子,帶子上拴著一個礦泉水瓶。盛亞蘭說,這是她們避暑降溫的“秘訣”。“除了基地管理人員給我們提供的冷飲、鹽汽水、礦泉水等避暑品外,我們自己也會隨身帶一瓶涼白開。干活干得累了、渴了,就喝上一口。”她告訴記者,平均每天她都要喝掉四瓶水。之所以不喝更多,是因為上廁所不方便。
在采毛豆大軍中,一名75歲的阿婆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阿婆是本地農民,年輕時也主要以干農活為主,現在畢竟年紀大了,可她堅持要來采毛豆,我們讓她每天凌晨到上午做半天,中午高溫不讓其下地干活,以防體力不支中暑。”蔬菜基地負責人說。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