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培育出首批茶陵紫皮大蒜脫毒組培苗。該所研究人員表示,培育和推廣無毒種苗(球),可從根本上解決茶陵紫皮大蒜種性退化的問題。
茶陵紫皮大蒜種植始于五代十國(907―979)前,以個大瓣壯、皮紫肉白、包裹緊實、辛辣濃郁而聞名遐邇,與白芷、生姜同稱為“茶陵三寶”。
由于蒜種選留及栽培管理不善等原因,目前“紫皮大蒜”有品種混雜、種性退化、品質下降的隱憂。尤其是產量偏低,畝產僅250至350公斤,農戶不愿種植。
今年5月,市農科所蔬菜研究室、園藝研究室開始著手研究試驗“茶陵紫皮大蒜脫毒組培技術”。經過兩個月的技術攻關,成功培育出脫毒苗,可解決紫皮大蒜因含病毒而影響產量的問題。
“脫毒大蒜增產效果十分顯著,經濟效益可觀。”市農科所高級農藝師宋志偉表示,脫毒大蒜生長繁茂,葉面積大,葉綠素含量高,蒜頭、蒜薹平均畝產將提高50%。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