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19日,東平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和單位代表在東平縣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編制的《東平湖生態漁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評審。專家評審會由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先生擔任主任委員、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司徒建通先生擔任副主任委員的8位專家組成,會議由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先生主持。東平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同志,縣農工辦、水利局、林業局、移民局、南水北調辦公室、旅游局、河道局、東平湖管理局東平管理局、水產局的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評審會。
由中科院水生所編制并逐步實施《東平湖生態漁業發展規劃》,是根據國務院關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東平湖達標供水的要求,根據《全國“十二五”漁業發展規劃綱要》、《山東省漁業振興規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蔬菜等五大產業振興規劃的指導意見》提出的。目的是保護東平湖生態環境、打造“東平湖生態魚”品牌、增加漁民群眾收入,率先建成生態漁業示范縣,促進東平湖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
專家評審組在聽取《規劃》編制單位匯報后,經過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評審組認為:《規劃》充分考慮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源區水質安全的戰略需要,全面分析了東平湖水域資源特征、漁業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規劃》提出逐步在湖區內撤除投餌式養魚的網箱、網圍,實施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修復,發展自然增殖為主人工放流為輔、綜合利用餌料生物資源的生態漁業,對湖周現有的低標準池塘進行升級改造,發展污染可控的池塘集約化養殖、水產品加工產業和旅游休閑漁業,適度安置湖區漁民和移民,提升漁業科研管理水平和執法力度,創立東平湖生態魚品牌等配套工程;《規劃》提出的措施科學合理,是保證水質安全的重要舉措,具有指導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規劃》提出的項目和工程內容具體,投資概算基本合理,資金籌措方案可行;《規劃》評估了可能的風險,提出了規避風險和保障規劃實施的對策;《規劃》的實施對保障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安全、促進東平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安置湖區移民、合理利用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可望產生較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專家組建議有關政府部門盡快組織實施。
來源:東平縣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