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初安徽全省出現大范圍的高溫天氣,13~15日“蘇力”及其殘留云系影響安徽省,16日至旬末沿淮淮北多雷陣雨。旬平均氣溫:全省29~31℃。合肥以北地區較常年偏高1~3℃;合肥以南偏高1~2℃。旬降水量:淮北、江淮東部40~160mm,其他地區1~40mm;淮北西部和北部較常年偏多6~8成,淮北東部和沿淮偏少1~7成,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偏少7~9成。旬雨日:合肥以北2~6天,合肥以南1~4天。旬日照時數:沿淮淮北50~65小時,其他大部分地區60~90小時,沿淮淮北和沿江西部局部偏少0~10小時,其他大部偏多5~20小時。
作物與氣象
安徽夏玉米處于拔節期,夏大豆處于旁枝形成期,甘薯處于薯蔓伸長期,棉花處于開花期,一季稻處于分蘗至拔節期,江淮南部和沿江江南雙季早稻進入乳熟期,雙季晚稻處于出苗至三葉期。本旬安徽省淮北大部降水適中,土壤墑情適宜,光溫匹配較為合理,基本上有利于在地作物生長,但江淮大部和沿江江南中東部多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偏少,導致部分地區旱情顯現,對雙季早稻灌漿乳熟和夏玉米、大豆等夏播作物苗期生長有一定影響;此外高溫天氣也對處于孕穗期的一季中稻和花鈴期的棉花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農業生產對策
根據省氣象臺對下一旬的天氣預測,并結合當前農情,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7月下旬雙季早稻成熟收獲,各地要集中力量抓緊脫粒、翻曬、進倉,防止雷陣雨天氣造成損失。同時要根據雙早收割進度安排好雙晚栽插,晚稻栽插應盡可能安排在早晚集中栽插,栽后及時灌水護苗,以免午后高溫敗苗。
2、棉花正處在開花期,持續高溫天氣易造成落花,各地要加強棉花田間管理,采取打頂、打邊心、適時化控等方法進行整枝,減少落花落鈴,同時要注意防治病蟲害。
3、江北要加強一季稻和在地旱作物的田間管理工作,及時中耕除草,增施肥料,同時要密切注意病蟲發生動態,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予以防治。
4、汛期天氣形勢多變,各地在做好防汛排澇工作的同時,溝塘湖庫應適當蓄水,以防后期出現干旱。
來源:中國興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