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連云港市海洋與水產研究所海參育苗基地內,許許多多1厘米大小的稚參正在安靜地生長。它們是連云港市研究機構主導下的首批自主育苗的海參,標志著我市首次突破了海參工廠化育苗技術難關,在全省海參自主化育苗方面亦走在了前列。
海參自主化育苗工程獲得了省水產“三新”工程項目支持。“三新”指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連云港市海洋與水產研究所工程師安健介紹,“今年5月份,我們從山東引進親參,經過技術人員的精心培育,親參終于順利產卵,現在稚參長勢良好,整個育苗面積已達260平方米。”此次海參育苗并不用于市場推廣,主要用于增殖放流,“海參苗長到2至3厘米的時候就準備放流”。據了解,下一步,市海洋與水產研究所將繼續擴大育苗規模,基本實現海參苗種本地供應。(惜旋)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