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監利縣水產局通報:今年,全縣蝦蟹混養面積達38萬畝,預計產小龍蝦3.9萬噸,稻田小龍蝦野生寄養面積達35萬畝,預計小龍蝦產量4.8萬噸,兩類養蝦模式總產小龍蝦預計8.7萬噸,對比上年增產2.3萬噸。產品運銷武漢、南京、上海和廣州以及長江三角洲其它地區,年加工量過4萬噸,出口創匯過2000萬美元,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鏈。
樣板引導,激發養殖活力
監利,素稱“百湖之縣”,是全國水產先進縣和全省水產大縣。廣袤的水域和稻田是小龍蝦天然的棲息場所,特別是7萬余畝洪湖子湖群蘊藏著豐富的小龍蝦資源。
作為小龍蝦稻田野生寄養發源地之一的監利,近幾年把小龍蝦作為水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品,養殖、運銷和加工方興未艾。2012年,全縣小龍蝦面積達到57萬畝,占全縣水產總面積的57%,小龍蝦總產量達6.4萬噸,對比2011年增加1.4萬噸,其產值突破12億元,約占全縣漁業產值的30%。
2011年4月,監利縣委召開全縣黨委書記會議,印發《監利縣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20)》,將稻田小龍蝦野生寄養納入規劃,各鄉鎮主要領導與縣政府簽訂了水產板塊建設責任狀,特別是把35萬畝小龍蝦稻田野生寄養規劃層層分解到基層,按照“面積落實到田間地頭,責任落實到專班專人”的要求發展小龍蝦生產。
同年5月上旬,分管水產工作的監利縣委常委胥金普帶隊到汴河鎮調研小龍蝦稻田野生寄養情況,并察看了小龍蝦捕撈現場,強調發展小龍蝦養殖的現實意義,于5月中旬縣政府召開全縣小龍蝦稻田野生寄養現場會,對發展小龍蝦養殖再次動員,縣委要求:每個鄉鎮要辦2個小龍蝦樣板點,黨委書記辦1個點,農業專班辦1個點,每個點的規模要達到500—1000畝。年底抓好驗收結賬,與領導干部政績掛鉤。縣鄉兩級領導興辦以小龍蝦養殖為主的示范樣板108個,面積逾10萬畝。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