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湖北漁業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漁業經濟持續向好,呈現出“三好”、“三加快”的良好發展態勢。
發展氛圍好。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現代漁業建設,要求繼續抓好水產品牌創建等工作。省政府將現代漁業建設作為全省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的重點內容,計劃3年~5年內實現漁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打造“雙千億”生態產業。
生產形勢好。全省放養面積穩定在1020萬畝以上;水產品總量192.6萬噸,同比增長12.6%。新增規模以上加工企業7家,全省達243家,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9家。全省出口水產品1.14萬噸,同比增長11.76%;創匯1.1億美元,同比增長8.91%。水產品綜合抽檢合格率97.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
市場行情好。全省水產品市場行情持續看漲,總體均價小幅上揚,穩中有升。大宗水產品綜合均價12.44元/公斤,同比增長5.7%。小龍蝦消費火爆,價格同比上漲30%左右,產品供不應求。黃鱔、泥鰍國內國際市場暢銷,價格同比增長20%左右。
產業化進程加快。漁業經濟總產值728.5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漁業生產產值(含苗種)313.5億元,同比增長19.1%,二三產業產值占比提高4.6個百分點,產業鏈條不斷加粗加長,經濟結構進一步協調優化,產業化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漁民增收步伐加快。全省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2.9元,同比增長25.9%,為近十年來增速最快時期。
優勢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各地積極推廣“蝦稻共作”、“稻鰍共作”、“稻鱉共作”、“蝦蟹池種稻”等稻田綜合種養新模式,全省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245.1萬畝,新增25萬畝,年產量有望達到18.9萬噸。 馬愛林
來源:中國漁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