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永春湖洋鎮政府獲悉,投資5000萬元的湖洋溪整治的景觀設計方案已經出爐,近期將動工建設。據介紹,整條河岸整治中將更加重視排污和防污功能,這不但給保護區內的“光魚”提供更清潔的“家”,同時也將給當地百姓提供一個休閑和散步的好去處。
據了解,泉州首家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湖洋溪不僅是泉州市飲用水的源頭之一,也是永春城區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同時還是“光魚”的原產地之一,近年來50多萬尾光魚(學名:黒脊倒刺鲃)放流其中。該流域縱橫交錯、水質良好,水草豐盛,生物餌料充足。長期以來,該溪的生態系統保持較為完整,非常適合黑脊倒刺鲃攝食、產卵、棲息和越冬,因此也成為國家級保護區的優良場所。
湖洋鎮林慶梅鎮長介紹,湖洋溪保護區范圍起點為東關鎮東關橋斷面,終點為與德化縣雙坑交界處。其中核心區從龍山電站壩頭至湖城橋水域,河段長10公里,總面積69.9公頃。湖洋溪核心區整治是當地人翹首以待的民生工程。施工中會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兩米寬的河道全采用鵝卵石鋪砌,因此它將是一條會呼吸的生態河岸,除了對下游泉州“大水缸”山美水庫的水資源進一步的保護外,還將對相關的防污、排污工程進一步優化。目前河段整治的前期規劃工作已完成,經統一招投標后,即可開始施工建設。
據介紹,近年來,湖洋溪已先后進行了6次“光魚”的人工增殖放流,共放流苗種50多萬尾。2012年12月,經農業部審定,永春縣湖洋溪黑脊倒刺鲃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被批準建立為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該保護區也成為泉州市首家的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來源:海西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