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整頓奶粉市場,提振消費信心關鍵時期,媒體熱炒復原乳問題無疑不合時機,而相關專家僅憑簡單推測,“當前國內約60%液態奶是奶粉還原生產”的說法也不科學。
對消費者來說,最大的質疑是市場上大部分液態奶是不是都是還原乳。由于國內奶牛養殖增長緩慢、養殖成本快速增加及居民乳品消費需求大幅提升,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原奶價格一直保持上漲態勢。而進口奶粉價格在2011年6月、7月份開始下降,2012年10月、11月價格更達到近三年最低,2013上半年價格有所上漲,與國內價格相比仍偏低,這造成國內外乳品價格出現“倒掛”,讓奶粉還原液奶在經濟上有可行性。筆者根據最新數據做一個推測,2013年5月份進口奶粉(脫脂、全脂)平均價格為3500美元/噸,折算成人民幣為21700元/噸,按照1:8還原成奶,大概價格2.71元/公斤,國內北方十幾個省原奶平均收購價格3.4元/公斤,差距較大。“奶源短缺、奶粉還原具備經濟性”是相關專家認定國內大部分都是還原乳的主要根據。
但根據乳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5月份國內液態奶產量915.1萬噸,同期進口乳粉35.6萬噸,即便是按照1:8全部折合成奶大概是284.8萬噸,僅占31.1%,所以60%的說法欠妥當。目前,國內進口乳粉主要有以下用途:一是作為嬰幼兒奶粉的原料粉;二是作為烘焙食品,糖果、巧克力、餅干等快消食品輔料;三是作為調味乳、含乳飲料、乳酸菌飲料的輔料;四是作為液態奶(主要包括滅菌乳、巴氏殺菌乳和酸奶)還原的原料,但用于還原奶的比例很低,僅有旺旺、光明部分產品使用,非法用于還原奶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