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日照紅茶發展的第四年,產量也逐年大增,今年僅六月中旬以來產量,就接近2012年全年的紅茶產量。日照紅茶正逐漸成為江北名品茶之一。
不過,日照紅茶的制作工藝并沒有統一標準,參差不齊的質量制約著日照紅茶的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出臺正規的統一日照紅茶標準迫在眉睫。
紅茶原料優于綠茶產量銷量大步提升
自五月初春茶上市以來,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三點,來自巨峰鎮薄家口村及周邊近20個自然村的數百名茶農,都會來到薄家口鮮葉交易市場售賣自己新采的鮮葉。
7月17日上午9點半,記者在薄家口鮮葉交易市場采訪了多個茶販后,發現多數茶販今年制作的紅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一位陳姓茶販表示,他們每人收購300斤至600斤茶葉,在做綠茶的同時,也做紅茶。自六月中旬開始制作紅茶以來,其生產的茶葉總量比去年全年的總量還要多,他們主要生產批發價格在40元-80元/斤的紅茶。另一位茶販說,標價為40元、80元、100元、130元一斤的紅茶他們都生產,其中光80元/斤的紅茶的產量到現在已超過了200斤,去年這個檔次的紅茶截止同期只炒制了100斤。
據介紹,制作紅茶需要的原料往往比同期的綠茶要好一些。現在多是一芽一葉或一芽二三葉的鮮葉。
來自日照東辰茶葉批發市場和各高中低檔茶葉專賣店的調查顯示,日照紅茶在過去三年內的銷量直線上升。
資金及制作場地受限茶商不愿買專業設備
7月17日11點,記者在薄家口村附近采訪了當地三家紅茶生產加工點。在三個每天加工紅茶成品數量不超過百斤的小型作坊中,紅茶發酵和萎調工藝多延續以往的土辦法。其中諸如揉捻、烘干等程序多與綠茶加工使用同一套機器。并且紅茶加工中獨有的萎調機、發酵機等設備配備很少。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