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清晨4點半,天剛蒙蒙亮,微山縣留莊鎮耿莊村46歲的村民滿在勤就和妻子劃著木船來到微山湖。布網箱、下浮漂,等了100天的休漁期,滿在勤干起活來特別帶勁。“剛下湖就能感到水比以往更清了,能看到湖里潛游的魚。”滿在勤說。
上午10點,滿在勤將早上布好的網兜拉了上來,白蓮、花蓮、鯽魚、銀魚等十余種魚鋪滿船頭。“今天是休漁結束的第一天,湖里的魚還不適應網箱的布置,所以捕魚量不是很大。”不過,滿在勤憑借自己20多年的捕魚經驗判定,魚的種類數量增多說明今年休漁的效果比往年都要好。
“差不多十年前,這里的污染非常嚴重,整個湖面的顏色呈灰黑色,漁民基本捕不到魚。”微山縣兩城鎮三莊村村支部書記屈晉寬說,微山湖以前水質差,銀魚、毛刀魚這些對水質要求較高的魚類越來越少,漁民們一度認為這些魚種已經絕跡。但最近幾年,這些魚的數量越來越多,“這幾種魚比較貴,就算捕撈量小,我們的收入也不會減少。”
微山縣漁業綜合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即使休漁期已經結束,微山湖中的捕魚量也會得到控制,現在每年湖中的漁民被限制在5000名以內,為魚類休養生息提供保障。水質變好,生態漁業也成為現實,今年起,微山縣計劃利用5年的時間,在微山湖沿湖改造建設40萬畝標準化池塘,規劃為生態養殖區、濕地凈化區等功能區,構建完善的池塘-濕地生態循環養殖系統,最終建成湖區生態清潔型現代漁業產業體系。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