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鴻山葡萄共有5200畝的種植面積,品種包括夏黑、醉金香、美人指、金手指等。鴻山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鴻山葡萄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今年情況大不同,這讓鴻山街道的果農多少有些擔憂。“原來團體消費占50%左右,采摘游消費占30%,進入市場的消費僅占20%。但由于團體消費大幅收縮,今年預計至少有50%要進入市場流通領域。”另一方面,今年的氣候也和往年不太一樣。入夏以來高溫不斷,充足的光照讓葡萄的上市期提前,早熟和中熟品種幾乎是沒有間隔的接連上市,也給今年的銷售帶來不小壓力。
“我們看中朝陽水果批發市場每天有100多噸葡萄的成交量優勢”,鴻山街道負責人說,為此他們主動找到市場,希望自家的葡萄能直接挺進城區。由于果農市場操作經驗還較缺乏,街道希望朝陽集團能開辟綠色通道。對于初入批發市場的地產葡萄,朝陽集團也提出了要求:做好農藥殘留檢測,保證質量。
不過,面對各種地產優勢農產品集體進入大市場的行為,市場人士也提醒:并非進入市場就是上了保險,要做好隨時可能跌價的思想準備。以地產葡萄為例,今年銷售形勢可能并無利好。來自朝陽集團的數據顯示,目前雖然葡萄成交總量同比去年增了5%,價格漲了9%。再細細分析數據,地產葡萄的價格卻是降的。換言之,以浙江、常州等為主的外地葡萄質量、價格都在提升。
“一些目前在果園批發價每500克6到8元的葡萄,到批發市場同樣等級的最多5元,這就是市場經濟。”朝陽水果批發市場負責人說,本地貨進入市場后價格也只能和外地果品一樣隨行就市,不能死守著果園價格。目前無錫本地、周邊城市葡萄種植基地越來越多,而團體市場急劇減少后,社會庫存激增。所以對本地葡萄來說,銷售形勢不容樂觀。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