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超市的銷售網絡,我們農產品的腿‘長’了,收益也更多了。”說起農產品直銷超市的好處,龍游建光蔬菜合作社負責人鐘建光深有感觸,他說,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到擁有8000多畝蔬菜基地,正是得益于“農超對接”的直銷模式。
農產品先上批發市場,再進超市的流通模式早就是“老黃歷”了。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龍游目前直供超市的農產品超過30種,地方名產、腌制蔬菜、保鮮蔬菜等農產品都相繼進軍超市。“農超對接”就像一座橋梁,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田地,一頭連著千變萬化的市場。
通過直接與超市簽訂購銷協議,超市將終端銷售環節的信息及時反饋到生產環節,農戶則可以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有了超市這個洞悉市場的“前哨”,鐘建光拓展市場版圖的手腳更放開了,新建的皮蛋、咸鴨蛋的生產線也投入使用,投資300萬元建造的容量達1000噸的冷庫也即將于9月份完工。整個項目包括了凈菜包裝廠房、冷凍蔬菜生產廠房、脫水蔬菜生產廠房及禽蛋加工廠房四座標準廠房。鐘建光表示,蔬菜禽蛋精深加工建設項目投產后,將使基地面積擴大到15000畝,屆時保鮮蔬菜、脫水蔬菜、腌制蔬菜的生產力都會大幅提升,預計產值可達5000萬元。
“現在全國很多地方的超市,都可以見到我們生產的龍游小辣椒、發糕、筍干。”龍游縣銅鳥食品廠總經理程朝榮相告,從1998年產品進入第一家超市銷售至今,該廠的“農超對接”模式已經走過了10多年,由于地域差異,消費者對于口味要求是南轅北轍,有的地方喜歡甜、有的地方喜歡淡,這就逼得他們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品質,在保留農特產品自身特色的時候,力求融入當地,制作出市場接受度更高的龍游特產。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