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地處鄱陽湖西側,修、繚河穿境而過,有豐富的淡水魚資源,境內可養池塘、湖泊、水庫、港叉多達15萬余畝。現有漁業專業合作社39個,漁業勞動力9800余人,曾獲江西省漁業生產十強縣和全國漁業生產重點縣等榮譽, 是水產養殖大縣、強縣。在漁業養殖生產中,鯉魚、鳙魚、草魚、鰱魚、鯽魚等魚占相當大的養殖比例,其中低產值的四大家魚產量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由于魚類銷售帶有季節性,在銷售中采取“一鮮活、二冷凍”的對策,雖然能較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消費要求,但不能解決長期有售的困難。魚作為鮮活農產品,存在供貨時間短、供應半徑小,旺季市場供大于求,魚價下跌等問題,隨著“壓塘和賣魚難”現象的出現,嚴重影響養殖者的利益和積極性;另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值淡水魚作為直接食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越來越低。因此大力發展淡水魚深加工,實現淡水魚的二次、三次加工增值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推進永修淡水魚深加工向縱深發展,提升淡水魚產品附加值,增加漁民收入,永修縣委、政府拓展招商平臺,引進外資,在永修縣城南工業園成立了江西浩博水產發展有限公司,目前一期工程接近掃尾,預計在2013年12月將開始生產。該公司的建設對把永修發展成為食品工業大縣和大力推進“生態農業、科技農業、效益農業’’ 三統一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的意義, 填補了我省淡水魚深加工的空白。由于永修地處鄱陽湖之濱,境內外河港、湖泊縱橫交叉,有龐大的魚類資源,使淡水魚加工產業的發展有巨大的開發潛力。該公司的建立,可以提高永修漁產品附加值和漁民養殖積極性,改善增產不增收的現狀,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對解決‘三農’ 問題具有積極作用。該公司的建設可使永修魚類加工實現產業化,完善淡水魚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鏈,并使淡水魚加工業實現技術升級,達到加工產業化、產量規模化、品質優質化、產品高值化的目地。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