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水果大棚中,長得最高的是近2米的枇杷樹,在枇杷樹底下還有一批立式栽培的小香瓜在“乘涼”,最讓記者吃驚的是,底下的水溝里還有甲魚在遨游。這就是記者近日在新市鎮谷門村的依依休閑農莊看到的“神奇”一景。
“這樣可就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啦。”依依農莊的負責人姚建新笑著說道,這種立體式種養方式正是他今年的“得意”創新,他坦言,靈感正是來源于稻鱉混養技術,他的混養模式也是既保證了甲魚養殖的環保、自然,又省去了給果樹除草、施肥、用藥的步驟。
首次嘗試,姚建新培養了30畝“試驗地”,其中白沙枇杷到明年5月可以收成,甲魚也要到明年上市,而小香瓜這兩天已經開始采摘。“別說,這批小香瓜的口感還要比普通種植的好。”他自己開的阿三精品水果店中,這批小香瓜尤為暢銷,是最好的證明。
放眼整個依依農莊,種植大棚連片,占地300多畝的園區中,大棚面積達到70%以上,確實頗為壯觀。除了今年首創的立體式種養方式,姚建新還對大部分土地采用套種模式,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5月栽培甜瓜的土地經過休整后剛剛完成哈密瓜的播種,等哈密瓜上市后就可以種些萵筍、豆角等蔬菜;剛收好玉菇甜瓜的地里到9月種下草莓,等明年4月結束了打算栽培青椒。
姚建新坦言,誠信經營是依依農莊能夠不斷壯大的制勝法寶。他還記得2011年第一次嘗試種植甜瓜,由于沒有把握好種植、采摘時間,摘果后剛好遇上梅雨季節,7萬多斤的甜瓜都爛在了倉庫中,那時候地里還有一批沒有及時采摘的甜瓜,外表看上去正常無異,姚建新堅持低價出售,沒有以次充好。此外,種植中堅決不使用違禁農藥,將不同品種、不同等級的水果明確分類后明碼標價也是姚建新堅持的原則。
在誠信經營的基礎上,姚建新也頗為看重通過改良種養技術提高果蔬品質,并注冊了“依憶情”商標,打出依依農莊優質水果的品牌。記者在姚建新的辦公室看到,2012年,“依憶情”草莓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證書,他頗有些自豪地告訴記者:去年,有80%“依憶情”哈密瓜進駐了杭州的世紀聯華超市,他的目標就是在農莊所有的優質水果上都打上這個牌子推向市場,爭創湖州甚至國家名牌。
來源:德清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