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四川成都經歷了一場罕見的暴雨襲擊,不僅城市遭遇內澇,更有很多鄉村被洪水侵襲,農民損失慘重。暴雨之后,通過緊張的核保理賠,7月23日下午,中航安盟保險(放心保)對在本次暴雨中遭受嚴重損失的崇州市杞木河村三組彬宏養殖基地進行了賠付,賠付金額44萬余元,這也是迄今為止該市今年最大的一筆政策性農險賠付。
據彬宏養殖基地的老板魏兵介紹,該養殖基地已經經營好幾年了,“今年暴雨來得特別猛,養殖基地幾乎一兩個小時就全部被淹沒,根本來不及搶險,這場暴雨讓我損失慘重,我養殖的鱘魚和草魚基本上都沖走了,損失至少100多萬元。”
魏兵稱,每年他都會為養殖基地購買保險,“以前沒有保險,四川農業大學的教授來我們這里調研的時候,問我最需要什么,我當時就告訴他,我最想要保險,后來一有這個漁業保險之后,我立即就投保了。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盡管每年的保費是20多萬元,但是我一年只出5萬元,剩下的都是政府出的?!?/p>
據了解,作為特色險種之一的漁業保險,當地政府財政每年補貼77%,而農戶只需要承擔保費的23%。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一項支農惠農政策,主要體現在政府補貼,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投保政策性農業保險后,如果遇到病災、洪水、暴風雨等自然災害,給養殖業、種植業帶來損失時,政策性農業保險就會發揮作用,把養殖戶、種植戶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崇州市水務局副局長、崇州市農險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宋麗華表示。
據宋麗華介紹,崇州市是四川省十大水產縣之一,但是崇州水產公司化運作程度卻不高,大多數水產養殖戶還停留在家庭作業階段,因此一旦遭遇天災就可能完全破產。為此,崇州市從2010年開始與中航安盟保險合作推出了漁業水產保險。目前崇州市投保的農戶比例已經達到了60%以上。
而崇州市蜀興農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彬則表示,崇州市今年的農業保險投保工作已經啟動,水稻、玉米、油菜、奶牛、商業豬、能繁母豬、農房、漁業都可以投保。另外,成都市和崇州市還在試驗蔬菜和水果保險,以幫助農戶在遇到天災時減少損失。
經與成都市農委、水務局協商,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成都市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支撐保障作用,開展“水產養殖成都模式”試點,由中航安盟保險獨家承保,以提高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據悉,這一模式在全國漁業養殖保險試點方面走在前列,中航安盟保險計劃向成都以外市、縣推廣。
來源:中國保險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