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寧海縣遇到了歷史罕見的連續高溫天氣,養殖池塘產生明顯溫躍層,造成水體底部缺氧明顯,氨氮、硫化氫、亞硝酸等指標偏高,有害細菌大量繁殖,蝦、蟹等養殖水產品攝食量減少,生長速度與往年相比明顯偏慢,發病現象較為普遍。針對這些問題,推廣站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等服務。
據統計,7月份以來,技術推廣人員平均每周下鄉2-3次,集中培訓40余人,回復養殖戶電話咨詢130余個,盡力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一是指導養殖戶加深水位。根據寧海縣實際養殖情況,在氣溫達到30度以上時,普通海水池塘應將養殖貝類的涂面上水位保持在0.8米左右,海水精養池塘與淡水池塘水位保持在1.2~1.5米左右。二是科學調節水質。高溫季節養殖水產品生長速度快,食量大,池塘環境變化快,水質透明度過低時,采用少量多次換水、使用微生物制劑、開增氧機等方法改善水質。三是指導養民合理投喂。高溫季節是水產品快速生長時期,對飼料需求量大,飼料的質量、投喂量和投喂時間都應根據天氣、水質、池塘狀況等靈活調整。
另外,寧海縣海洋與漁業局非常重視盛夏多發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池水渾濁現象,指導養民采用加大投喂量、少量多次換水、使用em菌或光合細菌、潑灑生石灰等方法恢復池水質量。
來源:寧海縣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