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在崇信縣錦屏鎮九功塬千畝設施蔬菜基地上,一車車新鮮蔬菜、瓜果,正從汭水河畔發往周邊地區。正在這里忙著給菜農數錢的外地客商朱宏峰告訴我們:“這里空氣好,水質也好,瓜菜的質量好,我們的銷路也好。菜農們靠種菜發了財,我們靠販運菜也能賺錢。”
九功塬千畝設施蔬菜基地是崇信縣汭河川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園中園,隨著規模化種植、現代化管理的不斷深入,基地的農產品走南闖北,使當地菜農鼓起了錢袋子。
我們走進一座菜棚,種植大戶孟高舉正和家人忙著采摘蔬菜。“去年我種了3座小拱棚,收入2萬多元,是以前的好幾倍。今年縣上修建了1000多座蔬菜大棚,還配套建設了一座高位水池,我又承包了5座日光溫室、15座鋼架大棚,在里面種了小乳瓜、圣女果、西甜瓜、西瓜等,這收入咋說也要10萬元呢。”
放眼汭河川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千座蔬菜大棚圓了崇信縣農民的致富夢。錦屏鎮黨委書記朱武奎說:“我們按照全縣蔬菜產業開發‘川區園田化、基地標準化、產品綠色化’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和高原夏菜,積極推行標準化、無害化生產。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陽光生態苗木繁育中心等龍頭企業,讓農民在工廠化的生產線上迅速致富。”
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崇信縣蔬菜產業迅猛發展,農民群眾紛紛擴大蔬菜種植面積,走規模化產業發展的路子。目前,已建成蔬菜專業村8個,認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65萬畝、馬鈴薯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10萬畝,認證芹菜、甘藍兩個無公害蔬菜產品,培育胡蘿卜、芹菜、大白菜等名優蔬菜品牌,年蔬菜種植面積達6萬畝以上,生產各類蔬菜190多萬噸。
如今,崇信縣的農民有的到當地農業示范園內承包經營蔬菜大棚,有的在蔬菜基地當“產業農人”。錦屏鎮九功村河畔社的王小宏說:“一畝地600元流轉給外地客商種植西瓜,他們進行統一管理,我們在棚內打工,不管市場好壞,農民一年下來不出遠門,穩穩當當能拿到承包費和勞務費。”在崇信縣和王小宏一樣不離鄉不離土在家門口既當農民又當工人的農民,已經達到了2萬多人。(冰雙)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