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縣水產站承擔農業專業技術培訓授課指導人員趕早來到建平鎮朱侯村開展水產養殖第2期培訓指導任務。水產站助理工程師肖庭明同志授課主講,其他人員協助。該村養殖大戶、家庭農場主、水產合作社社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等60人參加培訓和現場指導。
夏季是水產動物養殖的重要季節,又是養殖事故(管理、病害等)多發季節。因此此次培訓以夏季高溫季節的養殖管理與漁業病害防治技術為主要內容。
1、養殖生物應激反應加劇,抵抗力下降
持續高溫天氣,水溫超過了養殖生物的生理極限,養殖生物受環境變化影響應激反應加劇(熱應激),生理代謝異常,抵抗力下降,極易導致病害發生與流行。
2、養殖生物易缺氧
夏季高溫天氣,上層水由于受夏季太陽強烈的照射,光合作用加劇,往往會呈現出溫度升高、比重輕、溶氧充足的狀態;而下層水水溫上升慢,比重大,水體無法對流而形成分層現象,在1.2m以下水層形成缺氧區;到晚上水溫下降,水體上下層開始對流,上層充足氧氣的水到底層很快被底層缺氧區消耗,造成整個水體溶氧急劇下降,出現溶氧缺乏的狀態。
3、加劇養殖環境污染
夏季水溫的升高,養殖生物攝食量增加,排泄物和殘餌也相應增加,養殖區底層各種有機質(如殘餌、排泄物等)因缺氧分解產生大量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使水質、底質環境惡化,易滋生病原菌,引發養殖生物疾病的暴發。
一、持續高溫季節池塘魚類養殖管理要點如下:
1、合理放養、預防缺氧。
高溫季節魚類耗氧量高,尤其在低氣壓、陰雨悶熱天氣,養殖密度大的池塘,易發生缺氧、浮頭,常在短時間內造成魚類批量死亡。因此池塘養殖的要根據各自條件,因地制宜,合理科學定好放養密度極為重要。
另外,應加強對池塘巡查防范,尤其是半夜至凌晨日出前的低溶氧時段,更應注意。
2、科學投飼,增強體質
要嚴把飼料質量關,力戒投喂變質餌料;多用配合飼料,少用冰鮮餌料;補充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減少投餌量,控制在飽食量的50-60%.
二、病害防控
持續高溫季節是病害高發期
1、徹底清池,改善生態環境。
2、病害流行季節定期對池水用含氯消毒劑消毒,并殺滅魚體外寄生蟲。
來源:郎溪縣水產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