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三河市漁業健康快速發展,我局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發展休閑漁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根據三河市漁業發展現狀和特點,引導養殖戶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發展特色漁業,不斷豐富和拓展休閑農業綜合功能和文化涵養,重點推廣農業產業示范園、休閑娛樂農家樂、休閑垂釣主題園等,休閑漁業已成為我市漁業發展新亮點。
三河市位于京津腹地,特別是燕郊鎮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北京通州區僅一河之隔,優美的環境、寬松的政策吸引北京及許多外省市人來我市定居、觀光、旅游。借助全市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打造休閑漁業的大文章,“提升產業升級、壯大行業發展”是我們工作的思路和主線。
據調查,三河市休閑漁業共計3724畝,占全市總水面的21%。以前村民利用自然坑池、低洼地以及沿河支叉養魚,春天放上苗種,經過幾個月的喂養,上市銷售,只要不發生大的病害和自然災害,養魚會有一定的收入,但是這種粗放型養殖,只憑經驗和靠天吃飯,產量低,效益差,收入不穩定。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們在水面較大、較集中的鎮村建設了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并以核心區為重點,示范帶動周邊養魚戶整修池塘,增置設施設備,規范投藥用料,按標準組織生產,平均畝產超過噸魚,這種養殖模式產量高,但效益卻不能成比例提高,因為成魚集中大量上市,商販壓價,造成價格上不去,高產不高效,農民養殖積極性很受影響。如何在提高產量的同時增加養殖者的收益,提高養殖者積極性,是我們業務主管部門為民辦實事的首要問題。
休閑農業作為一種綜合化養殖模式成為漁業發展趨勢,以農業產業為支撐,圍繞地域特色發展垂釣、蔬果、盆景、水果、山野菜、特色小雜糧等,為人們避暑度假、觀光旅游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有條件的再在餐飲、培訓、會議、客房等項目進行整合,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我市有大大小小垂釣園上百家,達到一定規模有13家。在西部燕郊潮白河畔亞中養殖場建有集垂釣、旅游觀光、餐飲、采摘為一體的中亞垂釣游樂園;南部以旺星養殖場為中心,建有溫室大棚垂釣園,春夏秋冬四季皆可休閑垂釣。東部有集餐飲、會議、旅游、休閑娛樂、采摘為一體的璞然綠色農業綜合生態園。全市大小養殖場(戶)都有專門魚塘開展垂釣業。休閑漁業的發展不僅為農民增收,漁業增效增加了亮點,也為三河市招商引資工作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來源:三河市畜牧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