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扇貝捕撈上船,船上工作人員迅速進行挑選分裝。提起大連海鮮,蝦夷扇貝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水產品之一,全國有九成蝦夷扇貝出自大連。蝦夷扇貝因其個體較大、口感鮮美、經濟價值高在眾多扇貝中脫穎而出。2010年大連蝦夷扇貝被農業部認定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為了探究鮮美的蝦夷扇貝如何從海底走上餐桌,記者來到蝦夷扇貝主產區——海洋島,隨船出海探訪蝦夷扇貝采捕全程。
見聞 蝦夷扇貝按年齡“分班”
早晨5點,在海洋島碼頭,停靠在岸邊的漁船響起了鈴聲,船員們如同聽到了集結號一般套上工作服,一天的航程就此開始。
海洋島是長海縣距離大陸最遠的島嶼,距離大連135.1公里,由于遠離大陸,水質潔凈,不受大陸沿岸江河徑流及工廠污染的影響,屬于國家一類水質標準。海洋島也是我國著名四大漁場之一,資源豐富、餌料充足。自然優勢讓這里成為蝦夷扇貝天然野生的核心區域。
按照休漁期要求,經省廳上報后方可在養殖區域內作業。記者搭乘的是大連海洋島水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720馬力領頭船,一同出行的還有400~600馬力不等的其他9艘船。王隊長是所有船只的領隊,他是土生土長的海洋島人,有著30多年海上作業經驗。出海當天的海浪預報為1米輕浪,是個難得的好天氣。“對我們來說,是沒有天氣、節日之分的,因為市場隨時都有需求,365天只要海況允許都會出海作業。 ”
海洋島集團底播增養殖海域達234.5萬畝,面對茫茫大海,如何分辨哪里有蝦夷扇貝?王隊長熟練地操作起駕駛臺上的一個顯示屏,屏幕上的海區地圖被分為大小不一的小方塊,每個方塊上都標有一連串數字。“這些小方塊就是每天的計劃作業地標,數字則記錄著扇貝的年齡。”王隊長介紹,在扇貝苗投入大海底部時,就劃定了海區,通過定位投苗,能夠有效區分不同年份投放的苗種。一方面是為了管理和監控,另外能夠精確打撈。王隊長指著屏幕上南向的一個方塊說:“這就是今天作業海域,每天我們都會按照不同的底播年份,進行分區域分船捕撈生產。 ”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